- 张治梅;雷馨雨;吴立新;
针对中国亚热带地区炎热多雨、地形复杂的自然特征以及植被绿度饱和对干旱遥感监测的限制,采用改进的多光谱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特征空间,构建优化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Optimized 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ought Index, OTVDI),并以长江中游鄂渝地区为例,利用MODIS地表反射率和LST产品计算OTVDI,分析鄂渝地区2000—2023年干旱演化特征,同时结合海拔与地表覆盖数据探讨该区干旱的时空差异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OTVDI在鄂渝地区的干旱识别精度为79.6%,显著优于经典TVDI(63.4%);(2)鄂渝地区春、秋季干旱分别呈现显著减弱和先增强后显著减弱的变化趋势,而夏、冬季干旱变化较平稳;(3)中部山地因植被优化和地形效应长期较湿润,而东西部低丘与城市聚集区因植被脆弱和人类活动剧烈更易出现干旱现象,沿江平原的水稻种植和灌溉措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植被干旱现象。
2025年03期 v.41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2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陈宸;俞淼;康晶;
植被覆盖数据是研究植被分布、全球变化和气候建模的重要基础,分析现有数据集的异同对认识植被分布和地表覆盖具有科学意义。该文以IGBP分类体系为参照,定量比较卫星观测的7套全球和2套中国区域植被覆盖数据的空间一致性,并评估陆面模式CLM5和Noah-MP中的植被覆盖情况。结果表明,数据来源、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的不同导致各数据集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全球区域,采用LCCS分类体系的数据空间一致性水平明显高于采用IGBP分类体系的数据;数据间的空间一致性程度在中国区域低于全球区域,且林地类别的分布差异尤为突出;CLM5和Noah-MP模式参数与卫星数据的总体一致性在全球区域不低于74%,且CLM与卫星数据的空间一致性高于Noah-MP。研究结果可为理解植被覆盖特征及其在地球系统模式中的参数设置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03期 v.41 35-4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洪晓润;苏奋振;付东杰;
分析南沙群岛的船只时空分异特征可揭示南沙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并为维护南沙生态安全及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基于RShipDet(Rotated-Ship Detector, RShipDet)模型检测南沙群岛岛礁海域2019—2022年船只分布,采用数理统计、空间点密度和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相似性估计方法,揭示南沙群岛各型船只时空分布规律,探究岛礁船只数量和规模异常原因。结果表明:(1)南沙群岛船只时空分布格局稳定,船只主要分布在九章群礁、郑和群礁和中业群礁(点密度>50艘/(度~2·年)),而东北和南部的群礁和浅滩船只点密度较小(<1艘/(度~2·年));(2)岛礁平均船只长度与船只点密度呈正相关(R~2=0.33,P<0.05),大型船只(>100 m)数量占比提高,中、小型船只(≤100 m)数量下降,二者空间分布相似度较低(<3%);(3)新冠疫情发生后,研究区约70%岛礁的船只数量下降,少量岛礁船只数量上升,传统节日和休渔期显著影响船只活动规律,“海上避风港”的船只数量与台风强度有关。
2025年03期 v.41 4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